为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开展杏子食心虫防治技术研究,摸清本地杏子食心虫的主要为害种类和发生规律,优化农业栽培技术,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效防控措施,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,大幅度降低虫源基数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,提高防治精准度和防控效果,提高杏产量和品质,增加边境村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。我局于2020年申请地区科研项目“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杏子食心虫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”,项目总预算30万元。
项目研究稳步推进。从2021年5月15日进驻底雅村以来,先后到底雅村和什布奇村的7个主要果业生产组开展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,基本摸清各村果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程度。并于6月5日在玛羊组、底雅组和什布奇组3个点放置桃小食心虫、李小食心虫、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性诱盒36套,进行系统观察。截至目前已开展调查7次。
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。5月15日至25日,我局专技人员随同地区职校到底雅村5个组和萨让乡1个组开展送教上门活动。主要围绕果树修剪、疏花疏果、病虫害防治开展技术培训;采取集中培训和上门技术服务的方式,共开展集中培训3期,培训果农40余人;对各村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培训3人。并对有技术难题的农户上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。
积极指导当地开展化学防治。自进驻底雅村以后,一是配合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,对2019年建成的“底雅乡果树病虫害防治试验站”项目后续工作进行完善。该项目建成后由于缺少技术支撑,高效防治器械和药剂闲置在仓库,大量药剂面临过期。了解情况后,我局专技人员带领乡农技干部分别到5个组,对村组干部和科技特派员就弥雾器械和药剂使用技术进行逐一培训,实现技物配套,使项目真正发挥作用。二是对不同海拔介壳虫发育进度进行实时监测,掌握该虫孵化高峰期,将防治建议反馈给乡政府,并指导村民开展化学防治。
项目完成后,形成完整防治技术方案。推广实施后,可提高全乡杏食心虫防治技术水平,平均增产20%以上,大幅度降低虫源基数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,提高杏产量和品质;增加边境村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,提振边境村民发展果业的积极性,为边境社会的和平稳定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