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四五规划”中相关内容

发布日期:2021年04月28日     资料来源:      点击数:次    【字体:

打印分享到:


一、基地与平台建设

(一)优化创新基地平台布局

瞄准科技前沿和重点行业领域发展方向,按照择优布局的原则,围绕特色农牧业、藏医药、生态环境、高原医学、清洁能源、共享服务平台、高新数字等重点领域,支持企业联合区内外科研院所、高校产学研力量,建设一批地区级技术创新中心,支持基层科技科研公共服务站和高原临床医学技术中心建设;围绕阿里高原农田、草地、荒漠、湖泊、冰川等生态系统,优化整合和新建一批野外观测试验平台,建立藏西北高原生态系统网络;支持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基地建设星空暗夜观测设施设备和观测站;重点建设阿里地区科技研发创新中心,包括:地区级资源与环境综合保护研究室、地区级高原疾病预防治疗研究室、地区级畜牧兽医科研实验室、地区级草业科研实验室、地区级农作物研究实验室、地区级新能源研究实验室、地区级生物研究实验室、综合办公室、会议室、电教室、陈列展示室、接待室、值班室、杂物室、其他附属设施包括水、电、暖、网等安装,使其具备培训、实验、科普、会议、交流服务等多种功能。

(二)提升基地平台创新能力

突出科学特色,发挥科学优势,夯实创新基地与科研平台学科建设和发展基础,加强高端人才和专职人员培养,构建结构优化、衔接有序的学术梯队;加强科研仪器设备更新、升级、改造,保障创新基地与科研平台高效运行;支持鼓励科研人员依托创新基地与科研平台积极承担国家、援藏、自治区和地区重大科研任务;加强创新基地、科研平台对外交流合作。

(三)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开放

整合全地区科技资源,推进科学仪器设备、科学数据、科技文献、网络科技资源、生物种质资源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开放共享,建立开放共享绩效考核评价机制;探索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后补助机制,提高开放共享水平。

(四)夯实创新创业服务载体

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,加大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供给,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,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,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,突出科技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,加大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激励力度;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,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作用,培育创新创业集聚区;优化创新创业整体布局,依托阿里象雄众创空间,完成自治区级众创空间挂牌,在每县建立县级科科技双创众创空间1个力争入驻和外孵企业达到100引导“双创载体向专业化、精细化”方向发展;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提升,支持面向大学生、专业技术人员、退役军人、农牧民、青年等群体创新创业,完成500余人次创业就业;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,以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,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为重点,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,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,分行业、分领域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创新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,将农业科技园区、双创基地等载体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培育的摇篮,发展2—3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(科技型企业);在信息数据、研发设计、检验检测、知识产权、科技咨询、项目论证等服务领域,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第三方中介专业化服务机构。

二、科技人才队伍

(一)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

深入实施科教兴阿战略、人才强阿战略,加大科技人才遴选、培养、使用、激励力度,进一步扩大总量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。依托“三区”科技人才计划、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制度、“十百千万”科技人才发展战略、援藏机制,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提供科技服务,落实科技特派团等选派方式,实现县、乡、村全覆盖;深入推行大学生村(居)科技专干制度,壮大基层科技人才队伍;推进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,积极争取短期援藏和三年援藏科技创新人才,实现科技创新人才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长效机制,实现跨区域科技创新人才交流、交往、交融;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重大任务的实施,以科技科研项目为载体,着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,培养本土科技服务队伍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才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;加强农牧民实用科技培训和农牧区科普,提升农牧民职业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,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,实现地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5%以上。

(二)实施创新创业人才计划

实施人才培养工程,围绕高原特色农牧业、藏医药、高原生态环境、高原医学、高原交通、清洁能源等重要领域,遴选和培育地区科技人才和创新创新创业团队,扩大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规模,造就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创业团队;依托重点研究研发、重大科技专项、重点学科、基地园区和创新平台,实施“十百千万”科技人才发展战略,即:培养10名学科带头人、100名技术骨干、1000名农牧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10000名科技明白人;行政村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干覆盖率达到100%,“三区”科技人才技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%

(三)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

把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重点研究研发、重大科技专项的重要任务,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向创新创业活动开放;鼓励科技型企业、基地园区、推广机构设立创新创业流动岗位,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或创办企业;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计划,建立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,培育一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创业带头人;鼓励支持有技能的农牧民带头建立专业技术合作组织、经济实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;积极推进科技“双创”孵化载体建设,支持大学生、专业技术人员、退役军人、农牧民、青年等群体创新创业,鼓励全社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;推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,设立区地联合专项扶持基金,持续稳定支持一批科技人才面向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全地区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战略需求,自主选题、组建团队,开展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,形成具备阿里特色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体系。


上一条:阿里地区积极稳步推进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”工作

下一条: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稳步推进